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色布检测

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色布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5-25 09:04:28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色布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色布检测概述

再生纤维素纤维本色布是以天然纤维素(如木浆、棉短绒等)为原料,通过化学加工制成的再生纤维织物,常见类型包括粘胶纤维、莫代尔纤维和莱赛尔纤维等。其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、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核心环节,涉及纤维成分验证、物理性能评估及化学指标分析。随着纺织行业对环保与可持续性的要求日益严格,检测需覆盖原料溯源、生产过程控制及终端产品性能等多个维度。

一、主要检测项目

1. 纤维成分分析:通过化学溶解法或显微镜法确认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量,鉴别是否掺杂其他纤维(如聚酯、棉等);
2. 物理性能检测:包括断裂强力、撕破强力、耐磨性、缩水率及织物密度等基础指标;
3. 化学安全指标:检测pH值、甲醛含量、重金属(铅、镉等)残留及禁用偶氮染料;
4. 外观质量检验:评估布面疵点(如油污、断经断纬)、色差均匀度及幅宽偏差;
5. 生态环保性能:针对可降解性、生物相容性进行专项测试(如根据OEKO-TEX®标准)。

二、检测方法与技术

1. 成分定量分析:依据GB/T 2910标准,采用甲酸/氯化锌溶液选择性溶解再生纤维素纤维,通过质量损失法计算含量;
2. 强力测试:使用电子织物强力机(GB/T 3923.1)测定断裂强力,采用埃莱门多夫法(GB/T 3917.2)测试撕破强力;
3. 化学检测:甲醛含量按GB/T 2912.1乙酰丙酮法测定,重金属采用ICP-M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)分析;
4. 色牢度评估:虽为本色布,仍需检测耐水洗、耐摩擦色牢度(GB/T 3921、GB/T 3920),确保无染色剂残留迁移风险。

三、核心检测标准体系

1. 国家标准:GB 18401(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)、GB/T 29862(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);
2. 行业标准:FZ/T 14021(粘胶纤维本色布)、FZ/T 13035(莱赛尔纤维本色布);
3. 国际标准:ISO 105(色牢度系列)、ISO 2076(纤维命名规范);
4. 生态认证标准:OEKO-TEX® STANDARD 100、欧盟REACH法规(SVHC物质限制)。

四、检测流程优化建议

企业应建立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全链条检测体系:
- 原料阶段:验证纤维素浆粕的聚合度及灰分含量(GB/T 9106);
- 生产过程:监控纺丝液粘度、纤维线密度偏差率(FZ/T 50002);
- 成品检测:采用AATCC 179标准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下的起球性能,结合ISO 12947进行马丁代尔耐磨测试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